首页 寺院简介 会长简介 保定佛教新闻 佛教资讯 莲池讲坛 佛教文摘 政策法规
 安徽省芜湖市人大常委...
 保定佛协举办永远跟党...
 蠡县德善寺举办学党史...
 蠡县普贤念佛堂组织永...
 安国佛协举办永远跟党...
 永远跟党走——唐县佛...
 祝贺唐县佛教协会第五...
 博野佛教场所深入开展...
 当前位置:首页 > 佛教资讯

学诚法师:略谈持好戒的几个因素

更新时间:2014-05-16 15:35:51点击次数:10747次

受戒、学戒、持戒是每位比丘都会遇到的重要课题,如何做好,对一位比丘的成长关系重大。《弥沙塞羯磨本》中有言:“《戒经》云:戒为净身,定为净心,慧清烦恼。若无明慧,烦恼不除;若无正定,明慧不发;若无禁戒,正定不成也。”佛制五年学律,但其实古来很多祖师学律、持律不止五年,僧传中有史可见者比比皆是。即便学律多年,如何持好戒依然是一个常学常新的课题,如慧休法师“理可虚求,事难通会”(《续高僧传》卷第十五)的感叹并非没有缘由。因为学戒、持戒是一个综合、系统、长久的过程,必须明了各种相关的问题,并善巧、妥当地处理好,这样才能在持戒的道路上比较顺利。总体来讲,持戒涉及对内调伏烦恼和对外观照境界两方面。要想如理地观照好外境就需要学习戒相,同时要培养对缘起的观照力。而调伏烦恼须以戒体为推动力,运用正知见来调伏。戒体的长养,则以发心为根本,以念力为保障。正知见又可分为正见和正思维。下面就发心、念力、正见、正思维、戒相、观照力等几个方面略谈持戒所需的因缘及新戒比丘如何习学戒法。

一、发心为根本

元照律师在《芝园遗编》中说:“由菩提心缘众生境,起大誓愿,克志要期,揽法归心,心与法合,发生无作,成善功德,为佛种子。由种熏心,有大力用,能起后习,直至成佛,究竟果满。百福庄严,威神妙用,由兹为始。经云‘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论云‘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由持戒而得’,即斯谓也。故南山云‘以此要期之心与彼妙法相应,于彼法上有缘起之义,领纳在心,名为戒体’是也。”(卷中)就是说,在受戒时所领纳到的戒体,是以后一切功德生起的因种、根基和前提,而要持好戒,必须要常常长养最初所受得戒体的力量。若戒体力量强的话,染境出现时,防护力就强;反之,防护力就弱,不易抵挡五欲八风的侵蚀。这就如人的身体,体质虚弱,经受不住环境的变化,有点风吹日晒,就头疼感冒;体质强健,大风大浪都扛得住。

那么,如何让戒体发挥力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发心,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持戒?此事至关重要,必须常常回归到最初的发心,提策、巩固这个发心;二是念力。只有培养起明净的念力,才能让戒体的力量恒常相续,避免因失念而摇摆。

从南山律圆教的角度来看,只有从菩提心出发的发心才是究竟和极致的发心,其他都不圆满,仅仅是方便,这与《法华》、《涅槃》等诸大乘经典所开示的旨趣相一致。道宣律师和元照律师在《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中明确指出:“【疏】斯乃大圣降临,创开化本,将欲拯拔诸有,同登彼岸。为道制戒,本非世福。【记】推佛本意,下至翻邪,终为一实而作前引;况经开、会,殊途同归,《涅槃》重扶,无非显性。今明‘为道’,专指佛乘,止息化城,终非本意。故知‘化本’尚非二乘,岂为世福而立斯戒?”(卷第一)即从圆教为出发点去看的话,戒体以发愿让自他证得诸法实相、成就佛道的上等发心而受得的为最究竟,其他都不圆满。

但人的根机毕竟千差万别,初入道也各有因缘,因此,难以用一种条件概括和要求所有的人。从大的方面来看,以人天业果为阶梯的发心可看做人天乘的发心。而洞察不论善、不善业,都是有漏之因,都将导致升沉轮回,从而决心出离轮回的发心可以看做声闻乘的发心。那么纯一利他、明了诸法本空的大菩提心则完全是菩萨乘的发心,堪作成佛的因种。这与南山道宣律师所说虽开合有异,但内涵是相通的。

以菩提心为体的戒体力量十分强大有力,因其所缘是所有众生界,而誓愿又是“拯拔诸有,同登彼岸”,所以就能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上进心去断恶修善,去问学切磋,修养身心。面对五欲的诱惑,内心动摇时,会忆起自己“愿断一切恶”;懒散懈怠,遇难欲退时,会想起自己“愿修一切善”;对人生气、冷漠时,会想起自己“愿度一切众生”;乃至见到别人做了错事,能提醒自己断掉同样的恶,见到别人的优点会自然地去向他学习;如果没有按誓愿去做,就必须按戒律的要求忏悔,再做不到就再忏悔,提策自己一直努力去做。常常如此从正面去缘念戒体的功德,生欢喜心,生自信心;遇到烦恼时,想到戒体就是我清净的本心。这样,戒体的力量就越来越强。同时,因为最初受戒的动机本是为了圆满一切的善法,度尽一切的众生,所以心中就有动力去广学一切可以利益他人的方便。如《佛说八大人觉经》说:“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凝然律师《律宗纲要》中说:“菩萨大人意乐深广,行解高远,所应受者不舍一法,所应行者无遗一行。万行之数,亿度所管,皆是所修。无所乘故,贯括无边,包纳无尽。大乘义相,法如是故。由此义故,受此大戒。”这时,与戒体密切相关的戒相自然会有好乐心不断深入修学,并加以实践、体会,试图让其越来越圆满。

次之,以出离心的意乐而持受比丘戒,同样是长养戒体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比丘戒中很多内容都是紧密围绕出离心展开的。《善见律毗婆沙》中提到:“佛说戒律,为欲止恶因;止恶故,生不悔心;因不悔心故,得生欢喜;因欢喜故,得生安乐;因安乐故,得生三昧;因三昧故,得生慧眼;因生慧眼故,而生厌污;因厌污故,而得离欲;因离欲故,而生度脱;因度脱故,得度脱智;因度脱智,次第得入涅槃。为欲言故,为欲说故,为依止故,为欲闻故,如是次第,心得度脱智,是故殷勤当学毗尼。此是毗尼处说根本。”(卷第四)例如涉及饮食的诸戒,非时食戒、不受食戒、足食戒等的制定,对治了我们对饮食的贪着和执取。《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中对非时食戒的制缘讲到:“凡食资身,事须节约,数则致患,故限之令定:始于清旦,终至中前,事顺应法,不生过罪,名之为‘时’;过则非仪,长贪妨道,招讥纳谤,事不应法,名之‘非时’。故所以制。”(卷第四)涉及钱财的蓄钱宝戒、贸钱宝戒、贩卖戒、捉宝戒等也类似。涉及男女淫欲方面的就更多,从僧残中故出不净戒开始,仅僧残法的十三条中就有五条与此相关,而后面就更多了。将这些戒持清净时,以前散乱、昏沉、不安、以非为是、以是为非、谄曲、覆藏等的业流习气慢慢减弱,可以明显感觉到内心变得清净、坦然、寂静、安详、喜悦和充实。

持戒就是正对着我们的业和烦恼下手,“若夫翻畴昔之沉迷,御方今之狂逸,清澄根欲,荡涤心尘,平苦海之波涛,摧界系之笼槛者,唯斯戒本,颇适机缘”(《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卷第一)。那么,每一条戒究竟能对治哪些恶业、哪些烦恼,破除自己哪些方面的执取,这是很有意义的问题。《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对此有非常详细的论述,最初学戒时应该将其详细研习,加深认识,能对日常持戒提供非常详尽的指导。元照律师在《行宗记》开篇就说:“心随物转,故积动以成昏;业自惑生,故习恶而亡善。所以化分两学,将因静以旋明;制列二持,必先止而后作。故知止业,实乃行宗。”

尸罗,名为调伏,名为清凉。但现实生活中,常能见到有些人最初好乐持戒,也有一些心得,但久而久之,不仅没有收获法乐,反而越来越烦恼,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内心的清凉,甚至最终将其完全抛在一边。其原因一方面当然和戒律内容繁杂众多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最初就没有正确、坚实地策励起作为核心的信心、出离心和菩提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对戒律完整的认识,而仅仅从外在戒相的圆满入手。由于缺乏恒久的动力与完整的知见,时日既久,仅仅在形式上的持守势必越来越索然寡味,甚至于希望用一些省简的方式将外在戒相持守“圆满”,慢慢形成偷懒、应付的心理,从而越来越没有殷重心,背离了戒律原本的内涵。

二、念力为保障

要想深入持戒,念力的培养必不可少。

就比丘戒五篇来讲,在杂缘少、事务相对单纯的环境中,只要持戒的殷重心足够,明了戒相开遮,依止师友虚心向学,舍堕以上的罪做到不违犯还是容易的;单堕的防护要难一些,尤其当个人已经养成的习惯和戒律中的要求有诸多不同时,就不一定能完全做到;突吉罗的持守就更为困难,必须对自己的身语行为有较强的念知力。这是因为单堕是一个完整的行为,多个条件和合方才构成违犯,因此还相对容易防护。舍堕、僧残涉及的是更复杂、更大的恶行,需要更多的缘才成犯。但突吉罗则仅是一些微细的威仪,稍纵烦恼,动便成犯。突吉罗又分轻重,重吉罗罪只需要防护身语,轻吉罗罪则必须防护意念。《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说:“律云:佛制摄持威仪,比丘若入若出,屈伸俯仰,摄持衣钵,若衣若食,若服药、大小便利,若眠若睡若觉,若来若去,若坐若卧,若语若默,常尔一心。若违此制,具结其犯。”若依照南山道宣律师的解说,日常行为中即便稍有失念,过堂中微纵贪心,上殿、诵经时打妄想,都结轻突吉罗罪。

相对于轻突吉罗来说,重突吉罗要起烦恼而动之身口,说明已经是比较粗重或者串习很久的烦恼,还相对比较容易防护。犯重突吉罗大致有四种情况:一、无知,不知戒相而违犯,这需要多学戒,明了戒相;二、放逸,心中常常起烦恼却没有对治,而让它流于身口导致违犯,这需要通过殷重的防护就可以克制;三、轻慢,心中对戒律轻视、随便,护持心弱而违犯,这需要通过认识、思维戒法的重要性而克服;四、某种烦恼特别炽盛,导致无法调伏自我而犯戒,这需要通过对其专门的猛力用功对治,最终让这种烦恼不动之身口是一定可以做到的。但轻突吉罗的防护就很不容易了,如果不刻意培养念力,则很难持守得住,更不用说持守清净。

对于轻重突吉罗罪的防护,单单依靠《戒经》中所见的戒律仪是不够的,此时,必须同时注重根律仪的防护。如《瑜伽师地论》说:“云何戒律仪?谓彼如是正出家已,安住具戒,坚牢防护别解律仪,轨则、所行皆得圆满,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受学一切所有学处。是名戒律仪。云何根律仪?谓即依此尸罗律仪,守护正念,修常委念,以念防心,行平等位,眼见色已而不取相,不取随好,恐依是处由不修习眼根律仪防护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贪忧恶不善法,故即于彼修律仪行,防护眼根,依于眼根修律仪行;如是行者,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意了法已,而不取相,不取随好,恐依是处由不修习意根律仪防护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贪忧恶不善法,故即于彼修律仪行,防护意根,依于意根修律仪行。是名根律仪。”(卷第二十一)《清净道论》中提到根律仪和戒律仪的关系时说:“根律仪戒若不如是成就,则别解脱律仪戒亦不能长时存在,犹如没有留意筑以栅围的谷田将为畜等所侵害一样。又如敞开大门的村落随时可为盗贼所袭,若无根律仪戒,则亦随时可为烦恼贼所害。亦如不善盖的屋为雨漏所侵,而他的心则为贪欲所侵入。”“假使根律仪戒成就,则别解脱律仪戒亦能长时受持,犹如善筑栅围的谷田一样。又如善护大门的村落,则不为盗贼所劫,而他亦不为烦恼贼所害。亦如善盖的屋,不为雨漏所侵,而他的心则不为贪欲所侵入。所以这样说:‘对于色声味香触,当护你的一切根。若对色等门闭而善护,譬如盗贼无害于村落。譬如善盖屋,不为雨漏侵,如是善修心,不为贪欲侵。’这是最殊胜的教法。心是这样迅速的奔驰,所以必须以不净作意而断已起的贪欲,使根律仪成就。”这里提到根律仪是戒律仪成就的保障,与道宣律师在《行事钞》中所讲述的“摄持威仪”的内涵是相通的,也同样有助于五篇中所有戒律仪的持守。

那么,根律仪的成就依靠什么呢?主要依靠念力的培养。在《清净道论》中提到:“正如别解脱律仪依于信成就,而根律仪则依于念而成就。因为由于念的坚定,则诸根不为贪欲等所侵袭。”在《瑜伽师地论》中更将其细分为密护根门、防守正念、常委正念等诸多方面。

在僧团日常的学修生活中,早晚课诵、诵经、坐禅、念佛等都是培养念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早晚课诵,更是比丘每日必要的功课,对培养念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古来的祖师大德们都非常注重早晚殿的用功,兴慈法师在《早晚二课合解·自序》中说:“我佛既开宏范于祇园,古哲亦定课程于朝暮。朝暮不轨,犹良马无缰,何以消信施而建大道哉?故咒诵楞严,欲无不止;章讽诸秘,果悉堪求;弥陀矢志往生,忏悔消其夙障;蒙山施食,般若荡情。”对早晚课诵的重要性作了很高的评价。因为早晚课诵内涵丰富,念诵的时候既可以专注念诵,也可以随文入观,久而久之,念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但因为早晚课诵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而一般人虽可以连续专注几分钟,但若要他坚持一堂殿,可能数分钟之后就开始走神,再也专注不了。这时如果把一堂殿分解成很多个两三分钟乃至半分钟的片段,设置很多的短期目标,努力保证每个小段不走神,也相当于每一小段时间就很有力的提策自己一次,这样也能保持整段时间的专注。

当然,早晚课诵只是一天很少的一段时间,在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时间,如果没有用来培养念力,一样不能达到最终的效果。常人一般认为只有诵经或坐禅、念佛等时才是修行的功课,其他不是,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看法。在《四分律》中提到比丘日常所应修行的方法时说到:“初夜、后夜,精进觉悟。若在昼日,若行若坐,常尔一心,念除诸盖。彼于初夜,若行若坐,常尔一心,念除诸盖。彼于中夜,侧右胁,累脚而卧,念当时起,系想在明,心无错乱。至于后夜,便起思惟,若行若坐,常尔一心,念除诸盖。比丘有如是圣戒,逮圣诸根,食知止足,初夜、后夜精进觉悟,常尔一心,念无错乱。”(卷第五十三)这里提到的“常尔一心,念除诸盖”是我们平时培养念力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也明确提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处处依此修行,则无一处、无一时不是修行,并非仅仅在诵经、坐禅、念佛等时才是修行念力的时候。

另外,还可依照《瑜伽师地论》修习四种资粮:密护根门,饮食知量,觉寤瑜伽,正知而住。如《瑜伽师地论》中说:“问:‘何等名为涅槃法缘,而言缺故、无故、不会遇故,不般涅槃?’答:‘有二种缘。何等为二?一胜,二劣。云何胜缘?谓正法增上他音,及内如理作意。云何劣缘?谓此劣缘乃有多种,谓若自圆满,若他圆满,若善法欲,若正出家,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于食知量,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乐远离,若清净诸盖,若依三摩地。’”(卷第二十一)“若诸菩萨于时时间,密护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正知而住,于如是类等持资粮,能摄受转,即于其中炽然修习,于能引摄无倒义利,于一切时勤加功用,是名菩萨不舍轭精进。”(卷第四十二)

真正在念力上有了一点进步就会发现,原先的心续时时是在动荡之中,状态不好的时候固不必说,即使是状态好的时候,也常随逐掉举、散乱而不自知,烦恼现行,分心流荡。而当内心稍稍静止,只要一起烦恼,马上会感到苦受,如同平静的池水投入一个石子都会有非常明显的反应,于是自然会有很强的力量去灭除烦恼。身心安稳,现法乐住,这时要调伏烦恼就很容易了。

三、正见与正思维

念力的培养是保证持戒重要的一环,而念力的形成则有赖于正见和正思维。《瑜伽师地论》中说:“云何正见等前导次第义?谓先了知世间实有真阿罗汉正行正至,便于出离深生乐欲,获得正见。次复思维:何当出离居家迫迮?乃至广说。从此出家受学尸罗,修治净命。是名正语、正业、正命。此正见等于所对治邪见等五犹未能断,还即依止此五善法,从他闻音,展转发生闻慧正见。为欲断除所治法故,又为修习道资粮故,方便观察。次依闻慧发生思慧,复依思慧发生修慧。由此正见,于诸邪见,如实了知此是邪见,于诸正见,如实了知此是正见,乃至正命。如实知已,为欲断除邪见等故,及为圆满正见等故,发勤精进,若由此故能断所治,集能治法令其圆满,是名正念。此念即是三摩地分故,亦兼说正三摩地。若是时中舍邪见等令不复生,修正见等令得圆满,即于如是方便道中亦能弃舍邪精进念,兼能修满正精进念。若于是时于彼诸法能断能满,即于此时圣正三摩地亦得圆满。此中由慧为导首,于增上戒先自安处,次闻他音,如理作意,及增上戒学,二为依止,于方便道中,发生增上心学及增上慧学。此中正念名增上心学,正见、正精进名增上慧学。如是三学于修圣正三摩地时,皆得圆满。”(卷第十二)因为对三宝、四谛、佛圆满的菩提功德有信解,对业、烦恼、我执等就会有清晰的认知并加以防范,从而能形成明净的正念。《净心戒观法》中说道:“净心者,于汝现行烦恼诸部过患教修对治,令汝实时随分解脱。垢染渐灭,心转明净,发生定慧,起于大乘清净信心,趣向菩提种性住处。以今微因,后感当果,是故教汝察病对治,兴隆功业,修入信境,成决定根力。”“始除烦恼,令戒清净;戒既完具,定复清净;以戒、定净,令智慧净;智既净已,显自身源。”

但如果是以不正见而产生邪思维时,则不可能对持戒有基本的信心、好乐和精进的态度,更不可能产生正念。因此,首先需要通过闻思获得正见。《瑜伽师地论》说:“不信者,复有三种:一于谛现观不生信解,二于僧善行不生信解,三于佛菩提不生信解。为欲断除初不信故,世尊自引现量所证圣谛现观,告诸弟子言:‘我已于四圣谛理得现观故,证觉无上正等菩提。’为欲断除第二不信故,复说言:‘我昔与汝辈,长世久流转,由未正思维,觉悟于真谛。我今与汝等,由正见通达,以通达为因,尽生死流转。彼因缘尽故,自今无后有,唯余最后身,任持令不灭。’第三不信于佛菩提,如是相转,谓:‘若沙门乔答摩种是一切智,何故有问一类能记、一类不记?’为欲断除如是不信,故复说言:‘我所觉法无量无边,譬如大地诸草木叶。为他说者,少不足言,譬如手中升摄波叶。多分能引无义利故,少分能引有义利故。当知此中,非不知故而不记别,但由能引无义利故而不记别。’”(卷第九十五)“此中由闻慧故,于未了义能正解了;由思慧故,于未善决定义能善思维;由修慧故,断诸烦恼。”(卷第十四)

当通过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之后,长久思维、观察、抉择,则对诸多世间相会产生非常清晰的觉察和清醒的认识,如此不断历练,就会产生不退转的正念。

刚开始学法、修道时,对诸多法义的理解容易停留在文字和逻辑的层面。表面上,大家一切生活在道场里,都用着相似的一套名言体系,实际上不同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深浅差异是非常大的。但因为表面上看起来大家都差不多,所以我们可能自己也觉察不到这种差异,甚至也不明了自己并没有达到“纳法成业”的程度,所听闻的法并没有在自己的心上产生作用,但却误以为自己已经懂了,于是随着大流,天天如是生活,真实情况可能反而是常常在被业系缚,与烦恼、染境相应的状态当中。当真正面临困难、痛苦、诱惑等时,自己的心完全抵挡不住境风的吹动;自己的抉择、行为不符合佛法的正见,完全还是世俗的习气和认识;乃至最终信仰都发生动摇。这些都是因为正见还没有建立,以及没有经过长久正思维来如理观察、思维、体悟,达到转心、转境的功夫。所以,必须长时依止善知识去听闻正法,熏习正见,反复思维串习,对境时才能很容易提起来。

四、戒相与观照力

除了上面的几个条件,面对外境如何才能如理抉择呢?一方面最重要是学习戒相,了达全面的开遮持犯,另一方面是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很多人持戒不得善巧,反而生出很多苦恼,是因为对戒相尚不明了和通达。戒律本来即来源于比丘日常的生活,是非常灵活和有现实意义的,里面蕴含着很多佛陀的智慧和善巧、慈悲之道,但因为内容较多而微细,所以初学时往往不容易得其要领。此时,就需要认真研习古来律师们体会戒律精神而整理出来的相关疏钞论著,另外还需要自己深入律藏原典,明了每条戒产生的前因后果及其背景、相关变化,参照后来律师对制戒意义的诠释,再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现实情况,看待戒律时才会比较全面和完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学习戒律并非是为了回到古代,因为佛制戒不是为了让后人复古,《四分律》中佛提到制定戒律的十大出发点:“自今已去,与诸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令未信者信,五、已信者令增长,六、难调顺者令调顺,七、惭愧者得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正法得久住。”(卷第一)可见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僧团的和合共住、比丘个人的修行增上和正法的广泛弘扬。因此,需要在最初时就以体会佛陀旨趣,依现代条件下如何落实戒律、弘扬戒律的发心去看待。道宣律师在《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序》中说到当时人们学戒的误区:“但见诵语纷纶,未思弘远,高谈有务,事用无施。才罗七五之名,妄居一字之首,但述行藏之要,宁开决正之心?”谈到当时的律师们仅仅在文字、概念和众多理论上下功夫,或者仅仅知道了一些戒律的表相,但却并没有发起决断正旨、契佛本怀的愿心,也不会尝试从践行的角度来诠释律典。“行藏之要”是就律典本身的开遮废立来说的,对这些了解、通达是第一步。“决正之心”,既是在这些事项的废立取舍中,探求精义,契佛本怀之心,又要在这个时代抉择出一条行持戒律、弘扬佛法之路。这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因为佛陀的本怀就是悲念一切时代的众生,他在制戒时一定考虑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根机;而要在这个时代弘扬佛法,就必须超越经过历史演变的佛教形式,回归到佛教的本义、佛陀的本怀,接通源头活水来契应新的变化。

具体来讲,戒律在当代的落实,可以有三个层次。首先,是遵循戒律本有的各种规定、仪轨、行法,使这些行仪能在这个时代发挥实际住持教法的功能。其次,对里面一些因为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无法完全采用的仪轨等,则可采用戒律中的行事方法而调整制定新的、适应这个时代的仪轨及制度。再次,还可以借鉴戒律的精神,将这样的原则和理念落实到当代新出现的事项当中。比如僧团的羯磨制度,实际即为一种民主议事的方式,也完全可以应用到现代的僧团当中,如一些重大措施在僧团公众会议之后羯磨通过,涉及僧团公共的事项可借鉴单白羯磨来宣告。而僧团内小的一些组别的事项则可以依照和合的精神,借鉴白和羯磨的形式而组内决议,这样可以培养大家的集体精神和和合意识。

戒相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常常去思考如何在这三个层次去落实,与现实环境和处境如何相结合,与正法久住相结合,与僧团建设相结合,与自我内心的调伏相结合。否则,虽然在学戒相,可能内心依然只缘着自己的烦恼,就会觉得枯燥无味。

明了戒相后,在生活中要落实戒律,就需要处处依戒律来观察、处理日常碰到的种种事情,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因为戒律中所讲到的,都是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让生活依律而行的规范,如果能处处依律去观察和实践,久而久之,则正定自然能产生。在《瑜伽师地论》中讲到:“云何名为正知而住?谓如有一,若往若还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正知而住,于觉寤时正知而住,若语若默正知而住,解劳睡时正知而住。”(卷第二十四)这就是说在日常的每个动作中,都可以观察是否依律而行,这是正知而住的重要部分,依此慢慢降伏散乱、我慢、骄纵等种种的恶习。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也特别重视让小孩子从小通过洒扫、应对、进退的训练来达到陶冶身心的目的,如说:“古人设教自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必皆使之抑心下首,以从事于其间而不敢忽,然后可以消磨其飞扬倔强之气,而为入德之阶。”(《朱子年谱》)在沙弥、净人的阶段,也需要从这方面来磨练身心,积聚资粮,这样观照力才能提升,而不会囿于理论学习的思维局限中。

广义的戒相除了律典中涉及的之外,应该还包括僧团的清规、伦理以及各种现代制定的制度、国家已颁布的法律及民众的道德要求等等。因为这些都是和僧团密切相关,也和个人能否安定修行密切相关,如果没有注意,可能反而给自己及僧团造成很大的困扰和麻烦,依然是持不好戒的。这种对物、对人、对事、对法的观照力都需要通过反复在对境和学习中实践佛法而训练出来。

五、新戒比丘对戒法的习学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之外,作为一名新受戒的比丘,如何持戒,如何学习戒法,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那么新戒比丘应该怎样学习戒法呢?首要是增长信心,而关键在长养戒体,要能持久必须培养对戒的欢喜心、学戒的兴趣。

信心对学戒、持戒关系很大,因戒本即是佛金口所制。道宣律师说:“三藏为言,律藏胜故、密故,唯佛独说。制必僧中,不许余众之所读诵,非所学故。”(《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一上之一)所以,需要通过信心方能成就。道宣律师在《释门归敬仪·敬本教兴篇第一》中谈到:“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先怀信。篇明信本,敬随后生故也。”《清净道论》中特别提到戒律仪依信成就的关键:“如是在四种戒中的别解脱律仪,须依于信而成就。由信而成,因为制定学处是超越于声闻之权限的,如佛曾拒绝其弟子关于制戒的请求,可为这里的例证。所以全部佛制的学处必须由信而受持,甚至不顾其生命而善成就之。”通过学习戒律,不断观察和思维佛制戒的缘由及前后的变化,就能对佛为比丘制戒的大慈心有不断深入的理解。“论云:依大慈门说于毗尼。故律云:世尊慈念故而为说法。”(道宣律师《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标宗显德篇”)同时可以多阅读古来祖师们精严持戒的事例,以祖师大德的行持为楷模,从而不断增强信心。

有些人一开始热情很高,稍稍听闻和了解一些戒律的概念,就试图要全部做到,乃至这些戒的具体来源、开缘变化等都没有学清楚,或者不愿意深入去学习,但因为不明了而做不到,于是内心就矛盾不安起来,到后来反而渐渐不能平稳地学戒、持戒下去了。实际上,持戒是需要一个很长的学习过程的。佛曾制定比丘在五年之内当学戒明了:“自今已去,制五岁比丘当诵戒、诵羯磨使利,若不者如法治。”(《四分律》卷第三十六)佛当时的条件下至少要经过五年时间,更何况去圣日遥的现在,时间肯定还要长一些。当然现在各方面的条件和佛在世时差别较多,所以更需要发长远心慢慢学习、长久实践,这就更加有赖于对三宝的信心方能成就。

另外比较容易出现的相反情况是,一心深入戒相,希望在戒相上完美无缺。如果把目标单单定在戒相上,容易产生弊端:假如确实能做到很少条目违犯,也可能由此自满,觉得自己已经很清净了;要是环境、条件不具备而无法做到圆满时,又会给自己造成很大心理压力,甚至自卑和怀疑,乃至因为长期做不到而自暴自弃,丧失信心;或者把自己当成审判官,到处去检查别人是否犯戒而增长自己的烦恼,或者到处说是非,引起僧团的不和。这些是和戒律的内涵相违背的。因为戒是佛从大觉海中以其圆满的智慧、慈悲而制定的,对凡夫来说,永远有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功课,假如我们以学习的心态来持戒,戒律就成为净化自己身心、圆满菩提的增上缘,还会避免怕麻烦的心理,愿意去尝试各种办法,了解各种开遮的条件。同时,重要的是将用心的重点放到长养戒体上,即自我发心的清净、稳固、增长上,这样,戒体得到了长养,虽然暂时很多戒相不圆满,但可以发愿未来做到圆满,依然会给未来长久的修行提供很大的动力和保障。

新戒比丘开始学习戒法时,律典的钻研固然重要,但重点还是在培养持戒、学戒的欢喜心。学戒是长期渐进、解行并进、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当做好长期学习的准备,以平常心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点滴当中去体会戒律的功德,策发学戒、持戒的欢喜心。如果有条件,最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师友共同学习、讨论,分享学戒、持戒的心得、体会,营造共学共行、互相勉励、共同增上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戒法对比丘个人修行增上、正法住于世间关系重大,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提到:“戒者佛身,律者佛行,禅者佛心,教者佛语。”“人知宗者佛心,教者佛语,不知戒者佛身也。卢舍那佛,以戒为体,恶无不止故净,善无不行故满。傥身既不存,心将安寄?语将安宣?纵透千七百公案,通十二部了义,止成依草附木无主孤魂而已。”(卷第二)因此,作为新戒,如果从最开始就以成就佛身、正法住世、利益有情为目标,就会有很强的动力去深入律典,扎实实践,而不会因为个人一时的兴趣而浅尝辄止,乃至半途而废。

(编辑:保定佛教资讯网)
保定市佛教协会主办 www.bdfjzx.com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穿行楼北街57号真觉禅寺  邮编:071000  电话:0312-2019833
Email:bdfjxh@163.com    技术支持:友乐网络  冀ICP备08009030号  冀公网安备 13060602001007号